碳纖維加固質量控制要點,碳纖維加固質量控制,要點解析與實踐指南
碳纖維加固是一種有效的結構加固方式,其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在材料方面,要確保碳纖維及配套樹脂等質量合格,符合相關標準,施工過程中,需對混凝土基面進行妥善處理,保證其平整、潔凈且干燥,以增強粘結效果,粘貼碳纖維時,要嚴格控制纖維的鋪設方向、層數及搭接長度等,避免出現空鼓、褶皺等問題,施工環境的溫度、濕度條件也需符合要求。
碳纖維加固質量控制要點
- 材料方面
- 材料質量證明文件檢查:在施工之前,應確認碳纖維片材和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出廠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確保材料符合要求,如在東莞市西四環路舊橋加固項目中,碳纖維布及配套樹脂進場時,要求材料采購隨貨附帶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還需抽樣送檢,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材料的儲存與保護:為了防范碳纖維受損,在碳纖維片運輸、儲蓄、裁切和粘貼過程中,禁止受彎折,資料不得直接日曬和雨淋,膠結資料應陰涼密閉儲蓄。
- 施工過程控制
- 界面處理:界面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碳纖維的加固效果,對于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必須反復打磨平整,去除混凝土表面的劣化部分并于涂刷底層樹脂前用吹風機清理干凈。如在一些加固工程中,需用手提砂輪機將混凝土表面劣化層(風化層、污物、脫模劑層、浮漿浮塊)除去,并打磨至粗骨料出現為止,打磨完后用高壓氣槍將粉塵及松動物質清除,并確保其充分干燥,表面平整無灰塵。若補強施工范圍內存在銳利棱角,需將其磨成1 - 2㎝以上圓弧R角,以免造成應力集中而降低補強效果。
- 碳纖維裁剪:碳纖維布采用現場裁剪,分段粘貼的方式,在碳纖維布的搭接部位做好標志,確保碳纖維布之間的搭接長度應不少于100mm(部分要求順纖維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裁剪后的織物寬度不宜小于150mm且不應小于100mm。
- 粘貼滾壓:粘貼過程中要用專用滾筒沿纖維單一方向反復滾壓,擠出氣泡使樹脂充分浸漬碳纖維。在粘貼碳纖維片材時,將涂有粘結樹脂的碳纖維片材用手輕壓貼于需粘貼的地址,用橡膠滾筒順纖維片材方向均勻安穩壓實,使樹脂從兩邊溢出,保證密實無空洞。當平行粘貼碳纖維時,兩片之間孔隙應不小于5mm。
- 溫度影響:要注意環境溫度變化對樹脂固化的影響,如氣溫低于要求則停止施工或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并且在不一樣季節、不一樣溫度條件下,應使用不同型號的粘貼樹脂,這樣才能對樹脂施工的可操作時間和固化時間進行有效控制。
- 施工順序與重點部位加強:碳纖維布應該從中心向四周延伸粘貼,避免出現空鼓。對于一些需要加強的部位,如梁端、柱節點等,需要進行重點加強處理。
- 質量檢查及驗收
- 嚴格檢查驗收:采用碳纖維片材和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時,應嚴格進行各工序隱蔽工程的檢驗及驗收。
- 位置偏差與粘貼面積檢查:碳纖維片材的實際粘貼面積不應少設計面積,位置偏差不應大于20mm。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貼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的方法檢查,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大于10000mm2時,宜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片材切除,重新搭貼上等量的碳纖維片材,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
碳纖維加固施工溫度控制技巧
碳纖維材料存儲最佳實踐
碳纖維加固界面處理技術要點
碳纖維片材粘貼質量檢測方法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