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加固施工工藝流程詳解,碳纖維加固施工工藝流程全
維加固施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步驟:首先進行施工準備,如材料準備、工具準備及現場清理等;接著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包括打磨、清洗,確保表面平整、干凈且無雜物;然后進行底膠涂刷,使混凝土與碳纖維布更好粘結;之后裁剪并粘貼碳纖維布,需保證平整、無氣泡褶皺;再進行面膠涂刷,起到防護和增強粘結作用;最后進行養護固化,待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投入使用。
碳纖維加固施工工藝流程
- 施工準備
- 對建筑物進行評估和檢測,確定需要加固的部位和程度。
- 準備好所需的碳纖維材料和施工設備,如碳纖維布、碳纖維板、環氧樹脂膠、攪拌器、滾筒刷、刮板、橡膠棍等。
- 施工環境溫度為5°C以上,并符合配套膠粘劑要求的施工溫度。對需要保護、圍護或隔離的設備、設施、重要部位等按照建設單位的要求提前布置到位。按具體加固部位及現場施工情況科學、合理地搭設腳手架。
- 基層處理(基面處理)
- 清除被加固部位表面的抹灰層或其他粘合面層。
- 被粘貼的混凝土表面應打磨平整,打磨混凝土表面的厚度應控制在1 - 2mm,用高壓吹風機吹去混凝土表面浮粒,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對混凝土表面的油垢、污物、浮塵等,需先清理、沖刷,再對粘結面進行打磨,除去2 - 3mm厚表層并吹除膠粒。待混凝土表面干凈后用脫脂棉蘸丙酮擦拭表面即可涂膠。
- 需粘貼碳纖維的柱、梁轉角粘貼處,應進行導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曲率半徑不應小于20mm。混凝土表面有較大孔洞、凹陷等部位,應提前用高粘結性能的修復材料修補平整,以保證其與原混凝土粘結良好。幾何尺寸超出過大及存在結構缺陷等,應提前處理。
- 涂刷底膠(涂滾底層環氧樹脂膠)
- 按規定比例將粘結樹脂的主劑與固化劑稱量準確,裝入容器,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 用滾筒刷均勻地涂抹粘結脂,膠量要充足飽滿,但也不宜太厚。下涂的涂量標準如下:200g/m2的碳纖維片,400 - 500g/m2;300g/m2的碳纖維片,500 - 600g/m2。
- 涂完之后修正不合適的地方,不能留有縫隙和裂縫。
- 找平處理(填補和找平)
- 配制修補膠并對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處(如較大孔洞、凹陷等)進行填補和找平處理,保證碳纖維材料能更好地粘貼。
- 粘貼碳纖維布(片材)
- 將碳纖維布(或碳纖維板)按規定尺寸裁剪好。
- 把裁剪好的碳纖維布貼在混凝土上面,要注意平整,使用橡膠棍或者刮板反復碾壓,保證表面沒有任何氣泡,確保碳纖維布和樹脂之間盡量不要有空氣,使樹脂滲浸入碳纖維中。
- 粘貼時需要注意碳纖維布(板)的走向和順序,確保其能夠充分地承載和傳遞荷載,同時還需要對碳纖維布(板)進行擠壓和固定,確保其不會移位或脫落。
- 表面處理(細化處理及質量驗收)
- 對于裸露的碳纖維布,進行封護和保護,避免其受到損壞或污染。
- 對粘貼不均勻或不平整的部位,進行打磨和平整,確保加固效果的平整度和美觀度。
- 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質量驗收,檢查碳纖維布粘貼是否牢固、表面是否平整等。
- 滾刷環氧樹脂(上涂)及撒石粉(可選步驟)
- 在碳纖維布表面再滾刷一層環氧樹脂,保證充分覆蓋表面,確保能浸濕碳纖維,上涂涂量標準如下:200g/m2的碳纖維片,100 - 200g/m2;300g/m2的碳纖維片,200 - 300g/m2。
- 有的工藝會在涂有膠的施工面上面撒石粉,要保證粉刷層的粘結性。
- 防腐粉刷及面層防護(防火噴刷及面層處理)
- 根據需要進行防腐粉刷,對加固后的結構進行面層防護,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驗收與檢測
- 采用無損檢測技術對加固部位進行檢測和評估,確保加固效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碳纖維加固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碳纖維加固與其他加固方法比較
碳纖維材料的選擇與性能指標
碳纖維加固工程案例分析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