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內容,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內容、意義與實施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內容摘要**,本次員工消防安全培訓涵蓋多方面重要內容,首先介紹消防基礎知識,包括火災成因、分類等,讓員工對火災有初步認知,接著詳細講解消防設施與器材的使用,如滅火器、消火栓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確保員工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同時強調火災預防要點,如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用電、用火安全規范,還通過案例分析講解火災報警流程、疏散逃生技巧,包括如何判斷安全出口、濕毛巾捂口鼻等。
一、火災成因
- 生產、生活中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
- 使用明火不慎:
- 生火做飯引起的火災;
- 亂丟煙頭、火柴梗引起的火災;
- 使用氣焊、電焊不慎引起的火災;
- 燒烤物品和熬煉物品引起的火災;
- 烤火取暖引起的火災。
- 安裝、使用電器不當引起的火災:
- 電動機超負荷運轉或絕緣不良、短路發熱起火;
- 電氣線路安裝不牢或接頭松動打火、引起周圍可燃物著火;
- 亂接亂拉電線或線路絕緣層老化、破損,導致并線短路,產生電火花起火;
- 變壓器線圈絕緣損壞或接頭接觸不良等造成短路或電阻過大發熱起火;
- 用過的電熨斗、電烙鐵、電爐等未切斷電源起火;
- 熔絲(保險絲)安裝使用不合格,超負荷時失去保護作用或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引起火災;
- 使用大功率燈泡靠近可燃物而著火。
- 違反操作規程起火:
- 把性質相抵觸的危險化學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火災;
- 在焊接作業中違章蠻干,引起火災;
-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超溫超壓作業,引起火災;
- 在生產中擅離工作崗位引起火災;
- 在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地方吸煙用火,引起火災;
- 在搬運易燃易爆物品時,任意翻滾、撞擊、摩擦引起火災。
- 使用明火不慎:
二、消防法律法規
- 消防安全責任制度
- 《消防法》明確規定:消防工作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首先是單位法定代表人及分管領導,應當對自己分管工作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各部門,各班組負責人及每個崗位的人員應對自己管轄工作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切實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保證消防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保證消防安全措施落實到實處。
- 人員密集場所相關處罰
- 對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義務的,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罰,依照《消防法》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 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處罰
- 對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根據《消防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處警告或者伍佰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
-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要求
-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確定巡查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建立消防安全巡查臺賬。
三、火災逃生相關知識
- 制定逃生計劃與熟悉環境
- 要了解和熟悉我們經常或臨時所處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環境。對我們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較為詳細的逃生計劃,以及進行必要的逃生訓練和演練。對確定的逃生出口、路線和方法,要讓所有成員都熟悉掌握。必要時可把確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線繪制成圖,張貼在明顯的位置,以便平時大家熟悉,一旦發生火災,則按逃生計劃順利逃出火場。
- 逃生時機與初期火災應對
- 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包圍,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跑出房間,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一般說,火災初期煙少火小,只要迅速撤離,是能夠安全逃生的。
- 煙霧中的防護措施
- 火災中產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過1.28%時,即可導致人在1 - 3分鐘內窒息死亡。同時,燃燒中產生的熱空氣被人吸入,會嚴重灼傷呼吸系統的軟組織,嚴重的也可致人員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員多數要經過充滿濃煙的路線才能離開危險的區域。身邊如沒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疊幾層,使濾煙面積增大,將口鼻捂嚴。穿越煙霧區時,即使感到呼吸困難,也不能將毛巾從口鼻上拿開。
- 穿越濃煙區域的行進方式
- 從濃煙彌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頭部、身上澆些涼水,用濕衣服、濕床單、濕毛毯等將身體裹好,要低勢行進或匍匐爬行,穿過險區。
- 利用建筑設施脫險
- 如無其它救生器材時,可考慮利用建筑的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但在跳樓之前,應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臺,身體下垂,頭上腳下,自然下滑,以縮小跳落高度,并使雙腳首先落在柔軟物上。如果被煙火圍困在三層以上的高層內,千萬不要急于跳樓,因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時容易造成重傷和死亡。只要有一線生機,就不要冒險跳樓。
- 利用逃生器材設施
- 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設施種類較多,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救生網、救生氣墊、救生軟梯、救生滑桿、救生滑臺、導向繩、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器材和設施,就可以火口脫險。
- 尋找避難處所
- 在無路可逃生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暫時的避難處所,以保護自己,擇機而逃。如果在綜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內,可利用設在電梯、走廊末端以及衛生間附近的避難間,躲避煙火的危害。首先,應關緊房間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煙進來時,要趕緊把窗子關上。如門窗縫或其它孔洞有煙進來時,要用毛巾、床單等物品堵住,或掛上濕棉被、濕毛毯、濕床袋等難燃物品,關不斷向迎火的門窗及遮擋物上灑水,最后淋濕房間內一切可燃物,一直堅持到火災熄滅。
- 被困時與外界聯系
- 在被困時,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極早獲救。如沒有這些通訊設備,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搖晃,向外投擲物品,夜間可搖晃點著的打火機、劃火柴、打開電燈、手電向外報警求援,直到消防隊來救助脫險或在能疏散的情況下擇機逃生。
- 保持疏散通道暢通
- 在逃生過程中如果有可能應及時關閉防火門、防火卷簾門等防火分隔物,啟動通風和排煙系統,以便贏得逃生的救援時機。在公共場所的墻面上、頂棚上、門頂處、轉彎處,要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以及逃生方向箭頭、事故照明燈等消防標志和事故照明標志。在眾多被困人員逃生過程中,極易出現擁擠、聚堆、甚至傾軋踐踏的現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相互擁擠、踐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因此,在逃生過程中如看見前面的人倒下去了,應立即扶起,對擁擠的人應給予疏導或選擇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減輕單一疏散通道的壓力,竭盡全力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火災逃生技巧的實際應用
消防安全法規的最新動態
企業消防安全責任分配
火災預防措施的有效性評估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