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施工現場粉塵,施工現場粉塵高效控制策略與實踐
施工現場粉塵是影響環境質量和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效控制粉塵污染需采取綜合措施,可通過灑水降塵,定期對施工區域進行噴淋,尤其在土方開挖、材料運輸等易揚塵環節,對裸露地面和堆料進行覆蓋,使用防塵網或綠植固化,減少風蝕揚塵,設置圍擋或屏障,阻隔粉塵擴散,并在出入口安裝洗車槽,防止車輛帶泥上路,對于機械作業,優先選用低塵工藝和設備,如濕式切割、霧炮機等,加強現場管理,制定粉塵監測制度,明確責任人,確保措施落實,工人需佩戴防塵口罩等防護用具,減少健康風險,通過技術、管理和防護相結合的方式,可顯著降低粉塵污染,保障施工環境安全與周邊空氣質量。
一、控制粉塵產生的源頭
- 采用濕法作業
- 在施工現場,像鉆孔這類作業如果沒有除塵設備時,必須采用濕式作業,禁止打干鉆,通過水來抑制粉塵產生。
- 在爆破時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揚塵,如平均布孔,嚴格控制單耗、單孔藥量和一次起爆藥量,提升炸藥能量利用率;采納毫米微差爆破技術;依據巖性選擇適合的炸藥,盡量與巖石的波阻抗匹配;采納水炮泥堵塞;爆前噴霧灑水,即在距工作面15 - 20m處安裝除塵噴霧器,在爆破前打開噴霧裝置,爆破后30分鐘關閉。
- 進行密閉式施工
- 對建(構)筑物采取封閉或隔離施工,封閉材料必須選用防塵材料,減少粉塵向外界擴散。
- 攪拌臺進行全封閉,并在攪拌臺口設置噴淋頭進行降塵;水泥罐、水泥庫房進行全封閉,防止水泥粉塵外揚。
- 對建筑材料、土方等運輸車輛進行密閉式改造,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粉塵排放。
二、減少粉塵擴散
- 設置粉塵濃度監測設備
- 在施工現場設置粉塵濃度監測設備,實時監測粉塵濃度,確保濃度在安全范圍內,以便及時發現粉塵濃度過高的情況并采取措施。
- 合理規劃施工場地
- 松散顆粒材料砌筑磚墻圍擋堆放,表面用竹席掩蓋防止刮風粉塵彌漫,影響環境衛生。
- 對施工現場進行分區管理,易產生粉塵的區域應遠離人群密集區和辦公區等。
三、降低空氣中已有的粉塵含量
- 灑水降塵
- 在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上灑水,使粉塵沉降,減少空氣中的粉塵含量。例如配備灑水車分三班不間斷對易產生粉塵的施工道路及場所進行灑水降塵。
- 利用噴淋系統降塵,如基坑周邊噴霧降塵系統、主體建筑周邊噴霧降塵系統、塔吊噴淋降塵系統等,當工地揚塵數據超出PM10標準時,覆蓋在施工現場的噴淋系統自動開啟降塵處理模式。
- 使用除塵設備
- 采用過濾除塵技術,通過濾紙、玻璃纖維等過濾材料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阻隔或吸附在濾料上,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適用于處理各種類型的粉塵,尤其是顆粒較小的粉塵有較好效果。
- 運用電除塵技術,利用電場作用使粉塵顆粒帶電,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電極移動并收集起來,適用于處理各種類型的粉塵,尤其是對顆粒較大、比電阻較高的粉塵效果較好,不過設備投資和維護成本較高。
- 采用濕法除塵技術,向空氣中噴灑水霧或其他液體介質,使粉塵顆粒與水滴或液滴結合,然后沉降或過濾掉,適用于處理各種類型的粉塵,對呼吸性粉塵有較好去除效果。
四、管理方面的措施
- 制定排放標準并確保達標排放
- 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法規,制定施工現場粉塵排放標準,限制粉塵排放,確保施工現場粉塵排放達到標準要求,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 人員培訓與檢查制度
- 對工人進行粉塵防控知識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使他們能正確執行防塵措施。
- 定期對施工現場的粉塵防控措施進行檢查,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如檢查灑水降塵設備是否正常工作、除塵設備是否有效運行等。
- 制定應急預案
- 制定粉塵事故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流程和責任人,保障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如在粉塵濃度突然急劇升高或者除塵設備突發故障等情況時的應對措施。
施工現場濕法作業的具體操作方法
密閉式攪拌臺的設計要點
施工現場粉塵監測設備的選擇標準
粉塵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指南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