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改造政策支持情況,節能改造政策支持力度及實施現狀分析
近年來,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我國各級政府陸續出臺多項節能改造政策支持措施,在財政補貼方面,對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提供專項資金,部分地區按節能量給予每噸標準煤200-500元的獎勵;稅收優惠上,企業購置節能設備可享受所得稅抵免、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金融支持方面,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工具向節能項目傾斜,部分銀行提供利率下浮10%-20%的專項貸款,住房城鄉建設部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對公共機構改造項目補貼率達30%-50%,北方采暖地區熱計量改造每平方米補助45-100元,工信部通過"能效領跑者"行動對達標企業給予技改資金優先支持,部分地區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行額外5%-10%的運營補貼,2023年新出臺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將節能改造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范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超千億元支持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
節能改造政策支持情況
節能改造是企業為了實現增加產品品種、提高質量、節約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效益等目的,采用先進的、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改造現有設施、生產工藝條件及輔助設施的技術改造項目。以下是節能改造政策支持情況的具體信息:
政府資助節能改造的幾大類
- 技術改造項目資助:此類資助針對工業企業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進行現有設施、生產工藝及輔助設施的技術改造,以實現節能減排、提高生產效率等目標。
- 節能減排項目資助:包括節能量獎勵、合同能源管理、能耗在線監測和能源管理中心建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節能與綜合利用示范等項目,旨在通過實施節能減排措施,降低企業能源消耗。
- 創新研發平臺資助: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研發平臺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獎勵,以及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推廣、專利成果轉化等項目的資助,旨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能效提升。
-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資助:涉及工業園區和產業示范基地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節能管理體系建設、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工業設計中心等項目,旨在優化產業服務環境,促進能效提升。
- 專項工作資助:政府支持工業結構調整升級、工業節能降耗、工業經濟運行等專項工作,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實現節能目標。
- 重點項目及重要事項資助: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和重要事項提供資助,確保資源集中于關鍵領域,推動節能減碳目標的實現。
具體資助實例
- 安徽蕪湖繁昌區:對主動關閉高耗能企業,提供最高800萬元的補助,鼓勵企業節能減排。
- 上海徐匯區:實施節能減排降碳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為產業節能減排降碳提供資金支持,最高獎勵可達300萬元。
- 江蘇省: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的財政政策,依據污染物排放情況和碳排放強度,收取并返還或獎勵資金,推動企業節能減排。
- 北京市:發布《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對在污染治理、低碳發展等方向實現績效提升的項目提供最高3000萬元的獎勵。
- 云南省:對成功創建為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園區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勵,鼓勵綠色低碳發展。
- 北京通州區:對獲得碳中和企業認證的企業,最高一次性補助50萬元,鼓勵企業進行碳中和實踐。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實現零碳排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園區給予5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碳達峰和碳中和行動。
- 杭州市:對在綠色低碳技術研究方向提供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按《杭州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給予資金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
- 深圳市:出臺工業碳中和補貼政策,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企業節能減排。
- 廣州市: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獎勵辦法,對節能降耗項目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補貼,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綜上所述,政府通過多種途徑和政策,為節能改造提供資金支持,旨在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
節能改造項目申請流程
節能改造政策最新動態
節能改造資金使用規定
節能改造對企業效益影響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